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而郑州国师实验高中高一这一年,或许是最初也最鲜亮的一页。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坚持、欢笑与热爱。愿我们永远记得,那些阳光洒进教室的清晨,我们如此热烈地生长。教室里的阳光,记得我们的模样---高一五班张冬晨
高一教室后墙的黑板报换了三次主题,从“启航”到“逐梦”,再到如今的“蓄力”。那些被粉笔灰染白的课间十分钟,浸在晨读声里的清晨,还有老师在讲台上写下的板书,像老相机里的胶片,一帧帧在记忆里显影,带着阳光的温度。
郑州国师实验高中刚入学时,我总在数学课上走神。郑州国师实验高中高老师的眼镜滑到鼻尖上,也不扶一扶,只是用粉笔头轻轻敲敲黑板:“注意力集中哦,这个抛物线可不会等你。”有次我在作业本上画了只打瞌睡的小猫,第二天本子上多了一行红笔字:“小猫也得学函数,不然抓不到老鼠呀。”后来她把我拉进数学兴趣小组,每周三放学后,办公室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我们围着课桌讨论题目的样子,像一群认真啃面包的小松鼠。
运动会前的训练最是热闹。我们班的拔河队总在最后一秒被拉过线,体委老田急得直挠头,却还是每天放学后带着大家练握力。有天傍晚,他从家里扛来根粗麻绳,说要“模拟真实战场”,结果把教学楼前的紫藤架缠成了麻花。教导主任来的时候,全班人都吓得屏住呼吸,没想到主任却笑着说:“绑得挺有创意,就是下次记得解开。”那天夕阳特别好,我们一边解绳子一边笑,紫藤花落在主任的肩膀上,像别了朵紫色的胸针。
我和我的国师高中秋季运动会
期末复习周的晚自习,教室里永远飘着咖啡香。同桌总把她的错题本推给我看,上面贴满了彩色便利贴,每种颜色代表一种题型。有次我发烧请假,她愣是用三个晚自习整理出满满五页笔记,字迹娟秀,连老师上课讲的笑话都记在旁边。“你看,”她在电话里说,“缺课可不能缺快乐。”
暑假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郑州国师实验高中朱老师让我们把想对一年后的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封进“时光胶囊”。我写的是“希望你还记得,在国师的每个清晨,都曾为了一道题、一个梦想,拼尽全力”。班长把胶囊埋在教室窗外的香樟树下,说等我们毕业时再挖出来。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泥土上,像撒了把碎金,我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群即将展翅的小鸟。
原来高一这年,我们都在悄悄长大。那些在错题本上画的笑脸,拔河时磨红的手掌,还有老师批改作业时留下的温暖批语,早已像香樟树的根,在心里扎得稳稳的。而教室里的阳光,永远记得我们最认真、最热烈的模样——那是郑州国师实验高中教会我们的,关于成长最好的答案。
上一篇:我和我的国师高中|舞台和考场,从来不是单选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